首页

sm 高跟 视频 国产

时间:2025-05-30 01:30:25 作者:四川泸定:共叙长征故事 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 浏览量:82928

  中新网泸定5月29日电 (记者 刘忠俊)5月29日,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举办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90周年活动,通过爱国主义教育、主题论坛、群众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,深情缅怀革命先烈,共叙长征故事,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。

大渡河上的泸定桥,远处一座新的大桥正加紧建设。记者刘忠俊摄

  甘孜,藏语为“洁白美丽”之意,辖18个县市、289个乡镇(街道),常住人口111万人,有藏、汉、彝、羌等41个民族,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全国唯一地处川滇藏青甘涉藏结合部的市州,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。

  甘孜州文化交融多元,特别是红色文化璀璨夺目,红军长征期间在甘孜州途经15个县市、行军路程11574公里、停留时间长达15个月。1935年5月29日,红军创造了“昼夜行军二百四十里”的人类行军史奇迹,夺取了天险泸定桥,为红军北上开辟了通道,铸就了长征史上的不朽传奇。

纪念馆内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展陈吸引参观者们。记者刘忠俊摄

  活动现场,革命先辈后代、青年官兵、退役军人、干部群众和少先队员等200余人齐聚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前,向革命先辈敬献花篮;走进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,观看以“飞夺泸定桥战役”为背景创作的舞台剧《飞夺泸定桥》,在讲解员动情讲述中和舞台剧演出中,接受伟大长征精神的洗礼。“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,既是历史的见证,也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。”参观者董德萍表示。

  在灾后重建、乡村振兴、重大项目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现场,与会嘉宾们深入了解了泸定县在传承红色文化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。

  在四川第三届长征精神主题论坛——“泸定飞渡·甘孜论坛”上,专家学者们围绕长征历史和长征精神展开了研讨,推动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。

四川第三届长征精神主题论坛现场。记者刘忠俊摄

  近年来,甘孜州泸定县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,全力以赴抓发展、惠民生、保安全,“9·5”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,经济发展持续向好,生态建设持续优化,民生福祉持续改善,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。2024年,泸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.83亿元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物流业多举措降本增效

重庆市残联党组成员、副理事长李霞表示,成渝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。四川博物院、三星堆博物馆见证了古蜀文明的发展,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展现了三峡地区的历史变迁,反映了巴渝文化的独特魅力。“我们将文物与手语巧妙结合,既能让聋人朋友‘听’见文化的声音,又能更好彰显文物的美好与智慧。”

5月15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上升1.1%

另外,嘉宾的综艺艺能有高有低,“梗王”“综艺达人”往往能调动节目气氛,相应的镜头也就更多,但也容易让某些慢热的“I人”(内敛的人)嘉宾变成背景板,造成节目内容的失衡。

中央气象台:南方地区将迎大范围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过程

文化和旅游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坚定文化自信,坚持守正创新,持续推进一揽子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落实,推动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。

河南首次开通中越柬公铁联运国际班列

折子戏专场定于11月6日举行,共有来自香港、江门、茂名、肇庆、玉林、梧州等6支队伍参赛。粤剧折子戏是一种常见的剧目形式,以粤语为表演语言,结合舞蹈、唱腔、音乐等元素,讲述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的故事。

饲养员洒泪忆述旅日大熊猫“旦旦”最后时光

放眼全国,一个“外通内联、通村畅乡、班车到村、安全便捷”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逐渐成形。广大农村“晴天一身土、雨天一身泥”成为历史,“出门硬化路、抬脚上客车”变为现实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